
佛法基本正见:佛教八识详解
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
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又名末那),第八识为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增壹阿含经》卷28:「云何名为识?所谓识:识别是非,亦识诸味,此名为识也。」《入楞伽经》卷8:「所谓八识,何等为八?...
何谓根器?根器是什么意思? 「根」比喻先天的品行,「器」比喻能接受佛教的容量。指修行人与佛法相应的能力,在世俗称“天赋”,都是宿世积累而来的。人有不同的根器,根器利的人,见到花开花谢就能感悟到无常;根器钝的人,只有极为粗猛的境界才能让自己有...
同样是缘分,“攀缘”与“结缘”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去甚远,它们的区别究竟在哪里? 攀缘与结缘有何区别?攀缘的“攀”是指攀附,好比葛藤,攀附在竹竿上面得以生存。同样的道理,人之所以要攀缘,目的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而刻意的去攀附某种关系,这即是...
善士问宏海法师:什么是小法与大法? 能举例说明一下什么是小法?什么是大法吗?这一点我总是搞不明白。
佛在《大般涅槃经》中说:“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虽有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信白衣檀越敬重佛法,而诸弟子多起诤讼,相互是非,佛复涅槃,当知是正法不能久住于世。复次善男子,若佛初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有诸弟子解甚深义,复有笃...
回向是佛教早晚功课、法会等法务活动中,最后一个环节。通常,人们往往只是把回向当成仪轨的一部分,但实际上,回向还是佛法修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甚至也是一种修行法门。
四念处是指四个安顿心念的处所,又称为四念处观。为什么把它称为四念处观呢?因为它并不纯粹在于修定,而是以智慧用四种法观察四念处来破除四种颠倒,故称为四念处观。
信佛是信什么?学佛是学什么呢?信佛、学佛,不仅仅是诵经、持咒、念佛,最主要的是学习佛陀的慈悲与智慧的精神!信佛、学佛不是要你远离生活,而是让你学会生活,因为佛法并不在生活以外,而是在生活之中,时时处处,吃饭穿衣、行往坐卧、举目扬眉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