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古董收藏家高价回收古董是认真的吗?

古董收藏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许多人对于古董的价值和真伪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而古董收藏家高价回收古董的行为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认为这是认真的,有人则持有怀疑态度。那么,古董收藏家高价回收古董到底是认真的吗?

冰裂纹瓷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古董收藏的背景和特点。古董收藏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和文化领域,其价值和稀缺性决定了古董市场的繁荣。古董收藏家通过购买和收藏古董,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更是为了传承和保护文化遗产。他们致力于收集和保存那些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古董,以便后世能够欣赏和学习。

古董收藏家高价回收古董的行为,实际上是为了找到那些珍稀、稀有和有历史意义的古董,并将其纳入自己的收藏中。高价回收的背后,是对古董的认真研究和鉴定。收藏家们不仅仅是凭借经验和眼光,更是通过专业的鉴定机构和专家的帮助,对古董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和验证。他们会仔细研究古董的年代、制作工艺、材质以及市场行情,以确保自己所收藏的古董具备真实性和价值。

另一方面,高价回收古董的行为也存在一定的商业利益考量。古董市场作为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收藏家们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个人爱好,更追求经济上的回报。高价回收古董也是为了在市场上获取稀缺资源,并通过交易赚取差价。然而,商业利益并不意味着收藏家对古董的认真程度有所减少。相反,正是因为古董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收藏家们才更加注重对古董的研究和鉴定,以确保自己的投资能够获得回报。

古董收藏家高价回收古董的行为不仅仅是个人行为,更是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的一种方式。通过高价回收古董,收藏家们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带回家中,进行保护和传承,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资料和见证。他们的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是为了整个社会的文化福祉做出了贡献。

网上发布从乡下回收老旧物件的视频,夸大老物件的价值,吸引人来“捡漏”,实则是诈骗钱财。山东青岛市民钟先生就是在看到网上发布的从乡下回收老旧物件的视频后信以为真,花费80多万元收藏2000多件“古董”,一鉴定才发现都是冒牌货。近日,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成功打掉一个养老诈骗团伙,涉案资金超过1000万元。

今年2月14日下午3时许,钟先生报警称自己被骗。据钟先生介绍,去年11月,钟先生看到社交媒体账号“回忆收藏旧的历史”发布从乡下回收老旧物件的视频后很感兴趣,关注并添加了对方的社交账号,认为有“捡漏”买到古董的可能性。从今年1月开始,他向对方转账30余笔共计80余万元,购买包括字画类、酒类、玉器、瓷器、钱币纪念币、金银器等2000多件“古董”。购买后,钟先生将“古董”送往青岛市黄金珠宝饰品监督检验站进行鉴定,发现均系伪造的工艺品。

民警调查发现,此案的犯罪嫌疑人为增强可信性找人演戏,使买家相信物品是从农户家收来的老物件,并夸大宣传,让买家相信这是他们通过“捡漏”买到的。同时,犯罪嫌疑人还通过视频平台直播出售这些假古董。

在细致取证的同时,民警锁定主要犯罪嫌疑人姚某某、李某某,进一步研判出团伙其余20余名嫌疑人身份信息。民警还通过侦查摸清了犯罪团伙的资金、物流流向,发现10余个涉案账号,综合研判出大量疑似受害人信息。7月12日,民警将以姚某某、李某某为首的诈骗团伙成员抓获,现场抓捕15人,又根据线索将其余5名涉案嫌疑人抓获。至此,犯罪嫌疑人全部到案。

经初步查证,这个诈骗团伙以虚假宣传方式向老年群体非法出售假冒的字画、酒类等物品,从中非法获取巨额利益,案件涉及山东、河北、广东、四川、黑龙江等20多个省(区、市),涉案资金超过1000万元,现已初步查实相关案件60余起、受害群众200余人,其中大部分是老年人。

以高价拍卖“艺术品”名义诓人

近日,上海市公安局长宁分局刑事侦查支队会同分局仙霞路派出所成功破获一起收藏品诈骗案,一名犯罪嫌疑人落入法网。

去年3月,家住上海市长宁区的余老先生在家中玩手机时,有一名陌生人要求添加其为微信好友,通过之后,对方自称是某艺术品公司业务员,问老人家中是否有古董藏品。恰巧此时老人有两枚银元着急出售,老人便将银元拍照发给对方,对方称银元很好,表示可以为老人寻找买家。约定好时间后,老人将两枚银元按照对方提供的地址邮寄过去。没过几天,业务员联系老人称已经联系到买家了,两块银元可以卖到130万元。

随后,业务员话锋一转,告诉老人要想交易成功,需要先支付服务费、手续费、宣传费等费用13000元。此后,对方又多次以规避风险、支付宣传费资料费等理由收取费用,至今年3月,老人先后转账9次共计约4万元。

直到今年6月,老人发现对方将自己微信拉黑,手机也无法接通,这才意识到可能被骗,立即到派出所报案。目前,犯罪嫌疑人汪某某已被长宁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支付2000元可获得19800元玉玺

陕西省西安市公安局鄠邑分局日前破获一起专门针对老年人的收藏品诈骗案,犯罪嫌疑人高某作案五年从未失手。

2019年年初,年过七旬的申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打电话的男子自称张某,声称自己的艺术品公司搞活动,为客户免费赠送小礼品并能参加公司的抽奖。申先生欣然应允之后,不久就收到了张某寄来的快递,而且刮中了“二等奖”。发现“中奖”之后,申先生联系了张某。张某告知申先生,“二等奖”是一枚市场价为19800元的玉玺,只需缴纳大师手工费和快递费共计2000元就能获得,并称该玉玺具有收藏价值,且还有升值空间。张某还称,如申先生购买后想出手,公司也可以回收或委托拍卖公司进行拍卖。自此,申先生先后花费13648元从张某处购买了6枚玉玺。

经有关机构对申先生购买的玉玺进行鉴定,发现该“玉玺”为大理石摆件,市场价约150元至200元。

截至案发,犯罪嫌疑人高某已经通过同样的方式诈骗多人,受害者多为60岁以上的老人。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深挖当中。

揭秘收藏品类诈骗犯罪套路

在收藏热的大背景下,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收藏品类诈骗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数据显示,近五年审理的诈骗老年人犯罪案件中,收藏品类诈骗占比近20%。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数据显示,此类案件中,80%的被害人是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收藏品类诈骗一般有两种套路

一是以高价拍卖为噱头,骗取老人拍卖服务费。此类犯罪以帮助老人高价拍卖收藏品或老邮票、纪念章等老物件为由,虚报物品价格,吸引老人将手中老物件进行拍卖,并收取高昂拍卖服务费。

二是虚构公司藏品价值,诓骗老年人高价购买公司藏品。不法分子虚构自己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具有较高价值,并向老年人作出虚假承诺,以短期内商品会增值且公司会帮助代卖出售或者回购为由,吸引老年人高价购买公司藏品,以骗取老年人钱款。这两种套路有时还会合并实施,比如先以高价拍卖老人手中老物件为由,吸引老人到公司进行交易,然后再向老人推销公司的劣质工艺品,实施二次诈骗。

为何收藏品类诈骗目标大多为老年人?

经分析此类诈骗案例可以发现,很多老年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退休后空闲时间较多,但逐渐与社会脱节,存在投资及法律等专业知识盲区,对各类投资信息难以甄别,容易成为受害者。

因此,老年人如有购买收藏品或准备拍卖自己老物件的需求,一定要提高对诈骗犯罪的防范意识,对涉及钱财的陌生来电应提高警惕,不要相信电话宣传或推荐,要认真核实商家资质,通过正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不贪图蝇头小利。同时增强证据意识,发现违法犯罪苗头及时报警以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古董收藏家高价回收古董是不一定是认真的。他们通过专业的鉴定和研究,致力于寻找和保护那些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古董。虽然商业利益也是其中的一部分考量,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对古董的认真程度有所降低。古董收藏家通过高价回收古董,不仅仅是在追求个人兴趣和经济回报,更是在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做出贡献。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古董收藏家高价回收古董是认真的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