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明代瓷器款识的特征与明代早中期官窑青花研究

明代瓷器款识的主要特征

明代宣德瓷器款识

明代瓷器的款识形式一般以书写为主,极少有刻印的。前人总结的明代瓷器款识规律是: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

永乐瓷器款识

永乐瓷器的款识为“永乐年制”。这是陶瓷史上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永乐年制”四字为篆书,四字双竖行,印、刻写或书写于器里心。青花器为用青花书写;白釉器、青白釉器多为印款;红釉、青釉器多为刻款。永乐年号款无论刻、印、写,“永乐年制”四篆体字的字体均较小。

永乐瓷器款识

永乐年号款只有四字篆书一种形式。凡见楷书四字、篆书六字或楷书六字,皆为伪托款。四字篆书款后来也有仿的,但仿品款识的字体笔道多为生硬折角,无柔和圆润之感。

民窑器上的吉祥款仍较多,有福、禄、寿、辰等,字体由洪武时的草书为主,发展到隶、草、行三种写款皆有。另外,永乐朝也有少量的图把款。

宣德瓷器款识

宣德的款识不似永乐只在器里心,而是任何部位都在书写。在形式上,宣德款有楷书也有篆书,其中楷书占了绝大部分。字数上,有六字也有四字,以六字为主;有六字双竖行加双圈,也有六字一行(横竖均有)、四字一行横写或双竖行。款识有用毛笔书写的,也有刻写的。

宣德瓷器款识

宣德民窑器仍有一些草书或隶书的福、寿字,也是多写于器心。还有写“大明宣德年造”的,十分特别。

此外,从花纹、文字上看,伪制的花纹、文字一般都有不太周到的地方,花纹线条、文字笔划或者残缺,或者粗细不一样。有的赝品图纹甚至于显得僵硬呆滞,一望而知系临摹作品。

成化官窑器年号款识

成化官窑器年号款以青花楷体六字双竖行“大明成化年制”为主,体式比较统一,款的位置也大多数在器物底部。除六字楷书双行款外,还有少量“大明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但无论官民窑产品,成化真品均无“成化年造”、“成化年制”四字款。

成化官窑器年号款识

成化官窑器还有一种罐,款字只有一个“天”字,人称天字款罐。这种一个字的官窑器为成化独有,天字也极其有特色,字体极其肥胖。

弘治官窑瓷器款识

弘治官窑瓷器款识大体同于成化,仍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弘治年制”为主,写于器底。有少量篆书四字双行写款“弘治年制”,多位于器里心。还有少量红彩楷书双行“弘治年制”款及刻款。

弘治民窑器的款也较多,但较简单,有“福”、“正”、“壬子年造”等楷款。

正德官窑年号款识

正德官窑年号款以青花楷书六字双行“大明正德年制”和四字双行“正德年制”为主,其中以后者居多。款字的清花色泽有浓有淡,色淡者显得灰暗。另有红彩书写的楷书双行“正德年制”款,色泽深者黑红,浅者十分艳丽。此时的花盆、炉、洗等彩瓷,多为楷书四字一行刻款,位于器口沿下,也有刻于器底者。

民窑器上年号款为“正德年造”、“大明年造”及“天下太平”、“长命富贵”、“富贵佳器”等吉祥款。

嘉靖官窑年号款识

嘉靖官窑年号款全为楷体,有四字双行和六字双行,以六字双行“大明嘉靖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横行、六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识位置主要位于器底,也有写于器口沿下边的,还有写于器物肩部的。除写款外,也有少量刻款。

民窑器上的赞颂款、吉祥款较前朝兴盛,且开始出现堂名款,如“滋树堂”、“松柏草堂”、“郭仁堂”等等。

万历瓷器款识

万历款识以书写六字双行“大明万历年制”为主,也有六字一行或三行的,还有四字双行、四字环行、四字钱文十字排列的。款的书写位置也很不固定,多数在器底,也有在器里心凹处的、肩部的、口边的等。

万历各类民窑款大为增多,斋堂款如“玄阴堂”、“芝兰斋”等;吉祥款如“万福攸同”、“德化长春”、“福寿康宁”等;赞颂吉祥款如“玉堂佳器”、“天禄器”、“天禄佳器”、“上品佳器”等。

崇祯天启瓷器款识

崇祯时期官款器物少见,有“大明崇祯年制”及“ 崇祯丁丑”等。民窑盛行堂名款、人名款、吉语款。

明末天启、崇祯年间,署本朝年号款的官窑器少,署前朝年号款的却较多。不过,这些署前朝年号款的瓷器多为民窑粗制滥造,款识字体十分草率,排列杂乱。

明代早中期官窑青花研究

明代中期官窑青花盘

青花瓷器作为明代陶瓷工艺的主流,而且青花的烧制,不论是从量或质方面,都是要高于元代青花,大概可以划分成为早、中、晚三期。本文主要通过历史学和考古学等研究方式,针对明代早中期的官窑青花展开较为深入的研究,了解明代早中期官窑青花是在元代青花瓷的基础之上进行发展而来的。

根据我国瓷器的发展历史进行分析,明代作为我国官窑的开始,官窑的制作方式不仅精细优雅,而且宫廷用品有需要进行定制的规定。官窑青花瓷的烧造已经到达了一定较高的水平,尤其永乐和宣德的青花瓷最为出众,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

一、明代早中期官窑的发展趋势

青花瓷器作为整个明清瓷器发展过程当中的中流砥柱,因为明代时期是处于元代和清代之间的发展趋势,所以不仅在时间方面起到承接作用,更是在青花瓷器发展过程当中占有着重要地位。由于每一个朝代所运用的原材料的不同,促使每一个朝代的瓷器都将具备各自的风格特点,从而有效划分。当明代已经推翻了元朝统治之后,正在运用恢复经济活力的主要形式,进而加快了城市化发展。同时还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络,随着后期永乐、宣德年间、派遣郑和下西洋所拓展的海外贸易,更是在一定层次上激发了我国手工业的繁荣发展,给我国营造了“工匠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繁荣景象。

二、明代早中期官窑青花的制度

明代早期的官窑青花官窑瓷器是为了给皇帝和宫廷进行生产的,具有着较强的帝王性和朝代性特点,所以,明代早期的官窑青花更是根据这一时期王朝的不断更替,从而划分成为洪武官窑青花、永乐官窑青花、宣德官窑青花以及正统、景泰、天顺官窑青花这四个时期。

洪武官窑青花

2.1 洪武官窑青花

在洪武时期的官窑器,由于传世的数量和器型的种类都不是很多,所以这一期间的洪武官窑青花还保有很多元代化风格,上承元代,下启永乐,主要是以古朴和粗犷气势作为主体风格,同时还体现出装饰趋于简练、纹饰图案向着文人画方向发展。在众多的传世品当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青花和釉里红,洪武官窑青花的造型一般都是偏向于元代外形趋势,更加的粗犷拙实,而且洪武官窑青花要是和元青花进行相互比较的话,要比元代题材更加锐减,较为单调,洪武官窑青花的主题纹饰大多数偏向于缠枝与折枝花、庭院小景和云龙纹等类别。   2.2 永乐和宣德官窑青花

永乐和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主要是以胎釉的精细肥厚和线条优美等形式步入到了全胜时代,是属于新的历史高峰,并且被人们称之为中国青花瓷器烧造的“黄金时代”。永乐时期和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是属于自然形成的黑疵斑点,能够给人们一种活泼动人的视觉效果。

2.2.1 永乐时期官窑青花器

现如今永乐时期青花器烧制已经摆脱了洪武青花瓷器过渡期特点,从而形成了全新的清新风格,器物造型也是属于规整端庄。而且永乐时期的官窑青花器胎体呈现细密坚硬,粉色浓艳而晕散,并没有较为明显的结晶铁斑。永乐时期的青花造型要比洪武时期的青花造型多,不仅存有传统器型,还能够接受于外来文化影响从而形成的器型,永乐时期的青花纹饰主要是属于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进而接受外来文化影响的图案。

2.2.2 宣德时期官窑青花器

在宣德时期的官窑青花瓷器已经大部分都有着四字或者六字朝代官款,所以在其面貌方面要比永乐时期的青花瓷器更加清新和干净,并且由于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数量较多、品种较多,对其历史所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在宣德时期最长常见的官窑青花器就是:盘子、碗、瓶子、罐和壶,还有盒、豆、钵等种类,还有和永乐时期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器型,在整体感官上呈现庄重古朴。较为大件的器皿则是胎体厚重,是以分段粘结所形成的样式,而小件的器皿则是精致细巧,薄厚适度的形式。在笔法方面则是运用小笔渲染填色,过多注重于自然界的素材。

2.2.3 正统、景泰、天顺时期官窑青花

在正统、景泰、天顺这些时期的官窑青花生产较少,所以逐渐的被后人们称之为景德镇官窑制瓷的“黑暗时代”,并且在其陶瓷史记载上拥有着“空白期”的称号,虽然这一时期的生产量较低,但是却不是属于“空白”的,这个时期的青花瓷器还存有着从早期向中期逐渐过渡的特点,而且在其青花料方面还是进口和国产并用的形式。

2.2.4 成化时期官窑青花

整个明代瓷器发展过程当中,成华官窑青花作为发展过程当中的高峰,瓷器品质主要彰显细润晶莹,而且成化青花瓷具有着早期成华和典型成化这两个区别,成化瓷器在造型方面皇现玲珑俊秀,并且主要是以形体较小的杯子和碗、盘较多,很少拥有厚重的大器件形式,成化瓷胎质的玉质感较强。

最具典型和代表的成化青花器图案花纹是云龙、莲托八宝、飞凤以及花鸟等形式,其中的莲托八宝纹饰是属于在成化时期最开始进行流行的纹饰,因为这个纹饰是和当时皇帝所信奉宗教的风气有着密切联系。而且还能够从瓷器的纹饰表现,进而清晰看出宗教崇拜下的产品,如梵文和八宝祥纹等,成化后期线条不晕有如游丝,并且渲染好控制,所呈现的色彩也是较为均匀,从而促使成化的青花纹具有着一种形态优美和清新的主要特点。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明代早中期作为官窑青花瓷器在发展歷史当中最高峰,它不仅继承了元代青花创作特点,还为明后期以及清代的青花构建了良好基础,在明代官窑制作过程当中,主要中心点是在景德镇,而官窑的色彩、釉色等都已经成为了当地民窑最先进行学习仿作的典范,明早中期官窑的发展是属于有巨大影响力的时代,尤其针对青花瓷而言,更是属于黄金时代。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明代瓷器款识的特征与明代早中期官窑青花研究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