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修行路上,真正的回报不是求来的
我们经常说,发心重要,发心正确就行了。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 我们上班工作的时候也是,发一个好心,跟周围的人结个善缘,自己尽心尽力去工作,去奉献。现在很多人工作都是为了暂时的利益,那...
我们经常说,发心重要,发心正确就行了。如果你有一个正确的发心,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 我们上班工作的时候也是,发一个好心,跟周围的人结个善缘,自己尽心尽力去工作,去奉献。现在很多人工作都是为了暂时的利益,那...
佛教的皈依不是一种形式,更不是一种束缚。心向佛法意味着什么?应该以怎样的心态对待皈依和修行?希阿荣博上师就这些问题作了如下开示。 我是在一块被佛法浸润的土地上出生、长大的。和我一样,在那块土地上生活的绝大多数人,对佛法都有着坚定的信...
诸佛菩萨圣诞纪念日(农历) 弥勒菩萨圣诞正月初一日 释迦牟尼佛出家二月初八日 释迦牟尼佛涅槃二月十五日 观世音菩萨圣诞二月十九日 普贤菩萨圣诞二月二十一日 准提菩萨圣诞三月十六日 文殊菩萨圣诞四月初四日 释迦牟尼佛圣诞四月初八日 药王菩萨圣...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障。而如何消业障,放生,义工,诵经,甚至生病也可以当做消业障。很多人觉得做的越多,就表示自己业障越轻,所以,今天就讲讲,怎样才算...
在修行人中,许多人由于各种畏惧心理,反而被障碍的寸步难行。 一、是畏惧生活 整天为眼前的生活和未来生活顾虑重重,总怕生活没有保证。因此虽修行,心却不能清静,总有后顾之忧,故难以修出清静心。其实,今生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今生挣多...
一、调息简述: “调息”一词来源于佛家天台宗。天台宗认为,各门各派的功夫的修炼,都离不开三调,即:调身(形体训练),调息(呼吸训练),与调心(心意训练)。后来三调的思想被各家广泛延用,成为气功修炼的三大基本要素。 调息是养生修炼...
不论是在坐禅、立禅或经行时,总会有杂念持续不断地浮现,并且无法有效摒除。 通常在用心思考告一个时段之后,会觉得疲倦,那是因为集中心力思考,非常消耗体能,同时要把杂念排除,也是很费体能,因此会有累的感觉。 如何能在杂念浮起时,加以...
开悟要诀——唐仲容 编注:唐仲容先生被称为当代第一”盲人佛学家”, 在佛学研究上,造诣颇深。虽年近古稀,双目失明,历尽坎坷,然其为法为生之志始终不渝,实属稀有难得。 先生将“三界唯心造(唯识)”与“缘起性空(中观)”两者结合,形成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