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居士亲近道场的六个原则

  最近寺院人比较多,出家众和居士都有增加。我们这个地方比较特殊,有些事情需要给大家说一说,最近会安排讲一些与寺院管理、生活及信仰、学修等有关的内容。当然有些是针对寺院常住僧众讲,有些是针对大众讲。

锡杖


  今天是针对大众而讲,尤其是对居士做一些说明。居士有临时来的,也有长期住在这里的。不论到哪个道场,居士都要了解一些亲近道场的基本常识。要知道在寺院里面应该注意一些什么事项,要跟寺院的生活规律相符合,不然到寺院来之后不知道怎么跟大众相处,也不知道怎样与佛门的要求相适应。
  我们这个道场平常人不多,管理上要求不是很严格,但人多了之后,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
  今天先讲一讲关于居士住寺院的一些基本常识。分为两个方面来讲:第一个讲原则,第二个讲一些细则。原则是通用的,在哪一个道场基本上都相通;细则是一些具体规定,也就是每一个道场制定的一些基本要求。
  先讲一下关于原则方面的,从六个方面来说明。
  大家到寺院来,应该都是有信仰的。来到一个寺院,既有个人的需求,也有因缘的促成,能到某一个道场来都是有缘分的。
  我们到了寺院之后,就要懂得一些佛门规矩、佛门礼仪、佛门的一些生活方式。不然的话,会影响寺院的清净。临时住一天两天倒无所谓,稍微住得久一点,可能我们的习性毛病就暴露出来了。因为人都有世俗的习性毛病,都有个人的爱好和一些我执我见。那么到了道场之后,我们个人的行为就要有所收敛,要跟大众相融。
  因为寺院是一个团体,是集体共住、学修的地方,跟家庭不一样,跟社会也不一样。家庭里面是个人为主,在家你是家长,你是主人,可以随心所欲,看电视也好,读书也好,诵经也好,念佛也好,都随个人安排。但是寺院就不一样,寺院是大家表达信仰、共同居住的地方,每个人都要服从这个团队的需要。不然的话,我们个人就会跟整个团队不相融洽,自己别扭,也会影响他人,这样你住在寺院可能就不太适合。既然有缘来到寺院,首先要学会收敛一下自我,然后跟大众相处要比较融洽,跟佛法的基本要求要相吻合。
  下面从六个方面简单说明一下。
适应寺院生活
  第一点,来到寺院后要适应寺院生活。不管是居士,还是僧众的亲朋好友、熟人,或者是一些社会关系人士来到寺院,首先就要适应寺院的生活——吃素、参加早晚功课,还有就是随顺大众。寺院生活跟社会生活不一样,跟家庭生活也不一样。寺院生活是有规律的,起床、吃饭、干活、念佛、读经、听法等,都有统一安排。这跟世间的学校或者是部队有点相似。学校的学生都有统一的生活规律,大家该上课就上课,该休息都休息;部队里边,也有统一的要求。寺院也类似于世间这种团队,生活也是有规律的,来到寺院,首先就要遵循这个规律。
  当然,寺院生活跟世间的团队还有一点不同,寺院生活相对比较简单、清净。没有那么复杂——没有电视看,没有新闻看,没有吃喝玩乐,没有世俗娱乐,除了念佛、诵经、学习,就是做一点儿护法的事情,其它就没了。
  有些人到寺院来,刚开始可能很喜欢,但是住上几天之后,就会适应不了,觉得这个日子太清静了。有很多人说出家人太苦了,好吃的没有,好看的没有,好穿的没有,生活非常简单。
  简单其实是回归人性的本来面貌,人本来就应该简单一点。寺院要保持清净,就必须简单,简单就显得很清净,如果很复杂那就很热闹、嘈杂。我们到大都市一看,都是闹哄哄的,跟机器声一样,轰鸣不断,从早到晚没有停过。这种生活就很复杂,人都很忙碌。而来到寺院之后,人一下就安定下来了,因为这个环境相对来说比较清净——外在环境的清净就容易让我们内心清净。
  为什么学佛的人都喜欢到清净的道场?因为道场对人性是有帮助的。佛门比较注重一种简单、自然、清净的生活,这种生活适合修行。世间生活呢?那就适合满足自己的欲望。
  佛门不是要满足欲望,而是要与“道”相应,要给大众提供一个修学的环境,所以就不能太复杂,不能太干扰大家的修行,这样生活相对就很简单,环境清净,也能保持我们内心的宁静。那么我们来到寺院道场,首先就要适应这种空间,这就是寺院的生活。
  有很多人经常问:“师父,你们庙里面看不看电视?怎么娱乐啊?日子怎么过啊?”很多人觉得寺院日子不好过,其实寺院的日子是最好过的。中国古代是农业时代,现在是商业时代。农业时代的人几乎都过得很简单,除了劳作,维持生活之外,就没什么太多其他外部的信息干扰,如老子所讲:“鸡犬相临,老死不相往来。”寺院生活大体还保留着农业时代那样的生活方式,所以到寺院之后,就要跟寺院这种生活相适应,过一种简单、清净、有规律的生活。
  这种生活跟世间生活完全不同。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居士,乃至社会人士,来到寺院,大家都要适应这种生活,这种生活对我们有帮助。就算是没有信仰的人,来到寺院之后,至少可以安静一下,过几天清净、自由的生活,让内心宁静下来。
  佛门是让人安静的。我们每天在念《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里面有几句话,跟这个道理是相应的,“生活简单朴素,语言诚恳和蔼,威仪安详稳重”,这个其实就是佛门的生活方式。
  生活很简单、很朴实,清心寡欲,吃点青菜萝卜。刚来的人可能有些不习惯,慢慢住久了,就会觉得青菜萝卜这些素食健康、自然,符合人的生理需求。
  语言也很简单明了,诚恳和蔼,不像世间的人,讲的话十句有九句不敢相信,都会防范对方。在佛门,大家没有心机,彼此没有过多防范心理。到了世间,任何人都会用心机来遮掩自己,并防范别人。佛门中人呢,大家都是以道相交——直心是道场,大家都比较直来直去的,对错都敢于面对、无忌讳,有错都可以坦然、直接讲。在世间你不敢讲人家的过失,讲了人家就会跟你吵起来了。
  在佛门,大家都是道友,道友之间可以互相帮助,互相提携,看到对方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直接讲,包括看到大众、团体乃至寺院不如法的地方也可以提,只要不是散播是非。凡是正面的,从关心道场、关心他人的角度出发,话讲出来就有正面的效果,能被他人乃至大众所接受。
  这就是佛门和世间不同之处,佛门的人心是直的,不拐弯抹角,不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如果总是在防范别人,那就活得很累。所以世间人和学佛的人,往往只能各走各的道,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来到佛门,是希望得到一些佛法的利益。很多人有疑问:“佛法到底有什么好处呢?”其实住在道场里面,慢慢地适应这种生活,就会得到佛法的利益,就会感受到佛门与世间的不同。佛门的生活方式更适合人性,对人性有利、有帮助。就算你在寺院待一天、两天、几天,都会得到相应的利益。
  这里只是简单讲一下原则,实际上寺院生活方面涉及很多,有过堂吃素、上殿念佛等很多具体事务的安排。来到寺院,相关的作息时间都要遵循。早晨五点多钟,寺院就起床了,世间人还在做梦,佛门就已经起床开始诵经、开始一天的修为了。晚上九点左右,世间人还在忙于奔波、夜生活,佛门已经开始止静、睡觉、休息了。
  这是第一点原则说明。
克制自我习性
  第二点非常重要。要适应寺院生活,就要克制自我的习性。人都有习性毛病,尤其是个性比较强的人,世间染污比较重的人,习性就更重。在寺院呆一天两天还可以收敛一下,克服一下,可能不容易暴露,但是三天五天十天半个月以后,在庙里面待久了,习性就容易暴露出来了。对凡夫而言,习性是很难改的,一两天可以克服,时间久了就很难克服。这是在寺院里面住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尤其是身为出家人,这个要求就更高了。在家人临时来住一住,只要不打扰常住就行。但是出家人长期在寺院,习性毛病随时要克服就更难。
  克服不是压抑自己,不是说要把人约束起来,让人不能释放自我。克服是让习性毛病在一个合理的范围之内,不影响自己,不影响他人,不影响整个团队。
  学净土法门的人都知道,我们是罪恶生死凡夫,人人都有习性,人人都有毛病,人人都很难改变自我。但是改变不了自我不等于说就放任自我,而是相对地收敛或者隐藏一下。
  比如有人性格急燥,容易发火,但是不能在大殿上发火,不能在大众面前发火,可以到无人的地方,找一棵树,对着树撞一撞、打一打,发泄一下,或者一个人到山沟里面去吼两声,只要对别人没有伤害、对大众没有影响就可以。这样也算是发泄了,情绪也可以释放了。
  我们在寺院里生活,习性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表现出来。不要太张扬,太没有约束,不然的话见到人就要吼,就要骂,结果自己不安宁,别人也不安宁,整个道场就不安宁了。
  寺院人多了,就容易有是非。是非从哪里来的?不是来自于佛,不是来自于法,也不是来自于修行方面的观念,最重要的就是来自于我们的习性,我们的习性跟别人的习性发生了碰撞。一旦发生了碰撞,有一方克制不住,就要爆发出来了,这时候怎么办?当然,爆发出来了就要忏悔,这一点后续会讲。爆发之前先要克制自己,习性毛病比较重的,要随时注意这一点。
  脾气不好的人,可以少跟人打交道,远离他人,保持一个人清静念佛。因为自己脾气不好,别人稍微说两句可能就受不了,就容易发生冲突了。怎么办呢?我不跟人往来可以吧?惹不起,躲得起吧。别人惹不起我,那我躲得起别人嘛,我躲远一点,这样大家就互不影响了。
  还有就是尽量不讲话、少讲话。佛门有很多人实行禁语——禁止自己与人说话。当然有些本身是公众集体场合,是不能说话的。在自由的地方要求自己少说话乃至不说话,习性毛病就会受一点约束,不会暴露太多。有些人的习性毛病一讲话就暴露出来了。
  克制习性,主要有几个方面:
  第一是不扰乱大众。因为佛门要清静,如果一个人的习性太重,又抽烟,又喝酒,又大吼大叫的,那寺院生活肯定不适合你,这样会影响整个团队,影响大众,大家一看到都会起烦恼。
  第二是不影响道场。前面讲大众是指人,这里讲道场是指环境。佛门是一个清静之地,我们个人的行为不能影响整个寺院。即使有毛病,也要隐藏一下,私下处理就可以了。
  有些人平常在家喜欢抽烟,让他不抽烟受不了,受不了就到寺院外面,在没有人的山里面去抽,注意不引起火灾就行。自己要克服自己,不影响寺院的形象,如果你在大殿旁边抽烟,那就严重影响佛门形象了。游客、信众到庙里一看,庙里人怎么还抽烟呢?人家也不知道你是什么人。尤其出家人那就更要注意了。如果出家人嘴里面叼着一根烟,那就严重有损佛门形象。
  所以,我们在寺院里面要顾及到大众,顾及到佛门的清静,不影响道场,不影响佛门形象。
  第三是不凸显自我,我们要克制习性,就是要隐藏自我,收敛自我,不要凸显自我。人都有表现欲,都会想彰显自我,这就是佛门讲的我执。我执重的人,处处都会把自己表现出来。到了佛门恰恰要相反,个人要收敛,佛门不是表现自我的地方,佛门是要消化自我、淡化自我,淡化到甚至没有我——无我。
  当然,我们做不到无我,但至少可以淡化一点、隐藏一点,把我执降低到一个有限的范围之内。只要不凸显自我,相对来说个性就会保持在一个合理的范围,这样大众都可以接受。如果过于凸显自我,非得要怎么样怎么样,我执坚固、刚强,什么事都受不了,那就会跟别人发生争执。
  所以在佛门大家要克制自我习性。克制当然不是让你压抑、让你在寺院待着很别扭。而是尽量把自己不足的地方,隐藏一下,收敛一下,然后在其他方面可以释放自我、展示自我。比如说学法方面,做事方面,护持道场方面,在正面的地方发挥作用,这样就不会让你感受到压抑,一些负面的情绪、个人的习性,就会淡化下来。
  只要正面地去做事情,那负面的我执的一面,就隐藏起来了。如果正面的行为没有,那负面的习性就会暴露出来。
  这一点虽然很重要,也只能简单说一下,大家自己慢慢去观照、思考。
随顺安排
  第三点,随顺常住安排。
  到了寺院之后,前面讲了要适应寺院生活,要克制习性毛病,这两点综合表现出来就是随顺常住安排。
  居士到了寺院要随顺常住,不是随顺自我。人人都希望别人照顾我:我有什么爱好,我有什么特点,我有什么不足,请师父照顾我一下。可能有些人刚到寺院,就开始把自己的要求提出来了。其实到道场之后,首先是听常住安排。师父会问你,你喜欢干什么,听师父安排,干什么都可以。有人说我就喜欢诵经,其他都不想干,或者我就喜欢念佛,或者说我不喜欢做事……如果道场比较大,各种人都需要,常住有可能会随顺一下。但是相对来说,来到道场,应该是要随顺寺院安排,常住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居士到寺院来,是要护持三宝,是要培植福报,是要学修佛法,是要增进自我的德行的。听常住安排,对自己可能更有利一点。常住既会考虑个人的特长,也会考虑寺院的情况,两者综合进行安排。同时,如果在寺院待得久,在不同的位置,做不同的事情,可能更能够让你意识到自己的习性、毛病,知道在团队里面,自己哪些习性毛病是需要去克服的。
  如果在寺院待了一段时间,都是常住照顾你,那你待在寺院就没什么收获了。“师父对我太好了。我住在这里什么都不让我干,天天做自己的事儿。”师父是对你很好,但是你有什么收获呢?可能没什么感受,只是在寺院里面享了几天福而已。
  居士到一个道场,应该听常住安排,随顺常住大众,这样可以改变我们的习性毛病,也可以为常住大众做一点事情,更好地融入这个团队里面去。到了寺院,要融入这个团队,不是让团队来适应自己。要融进团队,就要护持道场,护持佛法,护持三宝。
  我们来到寺院、来到佛门,是来培植福报,增长自己的善根、福德的。福德在佛门里面是最好修的,因为佛门是清静之地,解脱之地。佛门称为“众生的福田”,我们到了佛门,应该是培福报。尽量护持道场,听师父安排、听常住安排,这样既能够发挥个人作用,也跟道场相吻合。
  随顺常住,其实就是随顺常住的一些学修模式。到了一个道场,这个道场主修的法门,以及寺院的管理方式,都要随顺。包括世间也是一样的,到一个单位去,就要随顺这个单位、团体;到一个新的环境去,就要随顺一个新的环境。人要有适应能力,如果不适应环境,那就很难待下去。
  有人经常会变动,这里待一待,那里待一待,不断地变换。为什么不断地变换?可能这个地方不适应了,换一个地方。假如每一个地方你都能适应,那可以换也可以不换,既可以在这里一直待下去,也可以想走就走。这样的性格、修为,就可以适应任何地方。学佛法的人,尤其出家人,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当然居士在这方面无所谓,反正有一个家可以作为退路,庙里待不了,还可以回到家里去;这个道场不行,还可以到其他地方看一看。
  但是出家人就不能有这样的态度了。出家人要学会什么?在每一个地方都能够长久待下去。为什么?因为在一个地方待得越久,你的忍耐力、适应力才能够经受起长久的考验。复杂的地方能待得住,才能在任何地方待得住。如果一地方只能待一年,下一个地方只能待一年,再下个地方还是只能待一年……那到任何一个地方,待上一年都得要跑。要学会在一个地方三年五年十年,都可以待下去。当然如果有事情,要换一个环境,要学习,那就另当别论。
  人要适应环境,在任何地方可以很快融进去,不跟环境发生冲突。我们很多烦恼来自哪里?就在身、心、环境这三方面。身,是身体的,生病,身体不舒服;其次是心里的烦恼;还有就是外部的烦恼,跟人事环境不相应。外界是依报,身心是正报。我们的正报出了问题,当然就会烦恼;跟外界环境不相融洽,也会起烦恼——这是依报出了问题。依报出了问题,当然正报也就跟着出问题了。所以,作为学佛人,一定要把身心安顿好。
  首先,从内在上要安抚自己的身心,身心不舒畅、不愉悦、有烦恼的时候,要学会用佛法来化解。外在上,跟人事、环境要相协调。现在都讲社会和谐、国家和谐、人心和谐,如果人心和谐了,外部环境就和谐了。
  佛门讲“六和敬”:
  身和同住:大家都相安无事,不会发生争执,同住在一个地方。
  口和无诤:语言上没有争执。
  意和同悦:心意相通,心意相和,互相关心帮助。没有勾心斗角,没有人我是非,大家见面都高兴,心中有喜悦。
  戒和同修:共同遵守一个道场的规矩、要求,以及佛门的一些威仪、戒律。
  见和同解:有共同的知见、认识,在学修上没有明显分歧。
  利和同均:利益上共享。相对来说,佛门对利益看得比较淡一点,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当然佛门有难的时候很少,有福比较多。佛门是清静之地,外面的灾难都远离了佛门,除非是有大的动乱来了,大家都避免不了。世间人有难能同担,有福就很难同享了,可以共患难,不能共富贵。佛门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利和同均”——利益基本上均衡。这一点跟世间的企业单位不同。世间企业单位,第一把手福利待遇最高,第二把手差一点,后面的人就越来越差了,普通工人就不知道差了多远。但是,佛门基本上是一致的,不会相差很大。普通大众和负责管理的人,大家的生活待遇、物质待遇都基本相同。除了有些管事的人有特殊的空间需要之外,正常情况下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这叫利和同均。
  如果利益不均,烦恼就来了。你拿五百块钱,我拿三百块钱,我心里就不舒服了。或者给他拿了个苹果,我拿了一个桃子,心里又不舒服了。人很容易在利益上去计较,起烦恼。其实想来想去,有多大的问题呢?在佛门,大家要把利益看淡一点,名利之心要淡。如果在佛门里面还计较名利的话,那就真的是白来了。世间名利之场不去,跑到佛门来为名利——那就找错了地方!要争名利,就到世间去混,世间都是争名争利的地方。到佛门来争,跟谁争呢?大家都不是为名利而来。所以我们来到佛门要淡化自我,要随顺佛法、随顺常住、随顺大众,要把名利之心、是非之心、自我之心放开一点。
  我们到道场来,是护持佛法,是增长自己的善根福德,是随顺大众一起修学,这是我们来到道场要注意的一点。
恭敬护持三宝
  第四点,要恭敬护持三宝。
  “恭敬护持”有两重意思:一是恭敬,二是护持。涉及心态与行为两方面。
  作为居士或者在家人,到了寺院要恭敬三宝、护持三宝,佛、法、僧是三宝。
  我们好像也看不见佛,怎么护持呢?对佛有尊重、有敬仰、有信仰,这就是一种护持,只要对佛没有不敬之心即是恭敬。
  对法——对佛门的修行方法,有追求、有渴望、有学习,这个也算是护持。
  “三宝”中还有“僧”——出家人。来到寺院,天天跟出家人一起生活、学习,居士对出家人就特别要注意了。对佛、对法一般不会有问题,都会恭敬,但是对出家人很多人就不太恭敬了,或者说不知道怎么恭敬。有时候表现的还是世间的习性,不知道怎么去恭敬出家人,跟出家人打交道时缺少分寸,这就需要学习。
  作为居士,最起码内心对出家人要有恭敬心。不能说“哎,小师父,过来一下。”有些人看出家人年轻,比如有些居士年纪大了,五六十岁的,看到二十几岁的师父,就当自己的孩子一样呼来唤去的,看似亲切,但缺少了对出家人应有的恭敬。对出家人恭敬是不分大小、不分老少、不分出家时间长短的,即使今天才出的家,那也是出家人,身份上就要尊贵一些,是三宝之一,居士就要恭敬了。即使对方学习不好,对佛法了解也不多,德行、修为、为人处事可能都不是你敬重的,但是他穿上这套衣服,他敢剃下头发来,这就超过常人了。好多人学佛几十年都不敢把头发剃掉,别看出家看似很简单,有些人可能会说“出家人算啥呢?出家还不如我学得多,我都学过二十年了,你才刚刚出家”。以这种心态来对待出家人,那就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短处了。出家人即使刚刚才出家,但是他能够舍弃五欲,放下世俗的一切来出家,这种道心就超过在家人。在家人能力再强,学佛时间再久,但是对世间五欲六尘还是放不下。出家人能够迈出这一步来,就非常不容易,这就是值得我们尊重、恭敬的地方。
  第二,出家人是要承担佛法的使命,是要弘法利生的。虽然现在是一个小沙弥,但是他发心要住持佛法,要弘扬佛法,这种发心是世间人没有的,是居士不具备的。居士虽然也发心、也弘法,但是这种发心弘法,要真正落实起来非常难。从开始学佛就想弘法,到老了要往生的时候,回头一看,我们有几天在弘法?居士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忙于家务,忙于世情,忙于儿女,不可能把时间拿去做大量的弘法事务。(当然学净土会好一些,可以随缘劝人念佛。)出家人就不一样了,出家人虽然现在不懂佛法,但十年二十年之后,也许就可以弘化一方。而在家人十年二十年后,可能还是老样子。这就是出家人和居士不同的地方。
  有些居士对出家人有点挑剔,觉得有些人不太规矩呀,不太懂法呀……。佛在经典中有比喻:出家人就像金子做成的钵,在家人就像银子做成的钵。银钵即使是好的,也是银子;金钵即使是破碎了,也是金子。出家人即使不是很规矩,也不是太懂佛法,为人也不很好,但是他披着如来的三衣,就像金子一样,哪怕是破碎的,也是金子。佛这样讲的意思是什么呢?就说明我们对出家人要有恭敬心。无论他出家早晚,无论他学修好坏,无论他的德行如何,都要尊重,都要恭敬。如果居士到庙里来,不恭敬出家人,那就有失居士的身份。
  我们皈依三宝,所有出家人都是皈依的对象。不是说我的师父是某某人,如果你认为你的师父只是某某人,那就说明你只有一个师父,你把三宝就分裂开了。所有的出家人都是师父,这才是一个居士正确的心态。当然每个人缘份各有不同,你可以选择依止、亲近有缘的师父。但是到了寺院,见到任何师父都要有恭敬之心。你有恭敬心,对他人、对佛法、对自己都有好处,自己会得利益。印光大师讲:一分恭敬,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十分收获。
  在佛门里面,不是说一定要懂得多少佛法才能得到多少利益,对出家人、对三宝有恭敬心,自然也会得利益。因为你有恭敬心,就会很虔诚,随时保持正念,这就是收获。没有恭敬心,所有的习性毛病就会暴露出来,那个出家人怎么怎么样啊,就开始评三品四的了,背后就开始说闲话了。因为对一个出家人不恭敬,然后就开始造口业、说是非、评头论足,最后可能一连串的问题都出来了,就会暴露出我们各种问题。有恭敬心的话,这些问题都可以避免,就不会轻易地去评判一个人,在佛门里面去说是道非。
  所以,作为居士来到寺院,对三宝一定要有恭敬心。越熟悉的出家人,越要有恭敬心,这个就更难。刚刚见面时容易有恭敬心,三天之后熟悉了,看人就不一样了,好像出家人都不如自己了,恭敬心一下就没了。所以,我们和出家人越熟,越要保持这种恭敬心,这种恭敬心不单是靠对方个人的德行来的,是靠对佛法的尊重,对三宝的恭敬来的。因为你尊重佛法,出家人是护持佛法,修学佛法,弘扬佛法,是佛的化身,是代佛说法之人,这个时候你就自然会敬佛、敬法、敬僧。这样,恭敬三宝就成了一个整体。无论你对他多了解,无论他个人的行为怎么样,都不失恭敬心,这样你恭敬三宝的心才能够持久保持下去。
  在寺院住得久的人,很容易对三宝不太恭敬。因为久了,大家都太熟悉了。就像世间人一样,见到一个陌生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客气,但是三天之后讲话就开始不客气了。常期住寺院要注意这一点。
  我们有了恭敬心,才会护持三宝。护持三宝的基本前提就是对三宝有恭敬心。恭敬三宝,就自然会衍生出护持三宝——护持佛、护持法、护持僧。
  居士到寺院来培植福报,怎么培植?最根本的就是护持三宝,护持正法,让道场兴隆,佛法常住,让僧众能够荷担如来家业,能够这样来护持,这就是功德,这就是福报。
  我们在佛门来是求福报的,不是求业障的。如果到佛门来求业障,哎呀,我来收获“不少”——脾气越来越大了,心态越来越不平衡了,反而有违我们的初心。初心本来是想亲近三宝,增长善根福德因缘,但是有些人在佛门待得越久,心越不平,越容易去看是非,看问题,看人的毛病。如果天天都是在盯人家的毛病,那我们在座的几十个人,你一看,个个都有毛病,最后可能看佛都有毛病了。佛因为不讲话,就看不到毛病;要是佛天天也和你讲话,你也肯定找得到佛的毛病——因为佛讲的话你不明白,或者讲的话不符合你的意,那你就会认为佛讲话也没道理。
  人都是用自己的眼光评判他人,评判外在的一切。符合自己的,就认为是对的,不符合自己的,就认为是错的。所以到寺院以后,要克制自我的一些知见、我执,要始终保持恭敬三宝、护持三宝,要重法敬僧,谦敬奉行。
  重法,尊重佛法;敬僧,恭敬出家人。如同世间人讲的“尊师重道”,“师”和“道”是统一的,“尊师”就体现出你的“重道”。有些人说我是求法的,我向佛学习,我自己看经典就行;甚至还有人“皈依佛,皈依法,不皈依僧”,说现在出家人都不如法。如果没有僧,你从哪里认识佛?假如这个世间没有出家人了,你还会有机会认识到佛法吗?寺院没有了,佛像都没有了,经书流通也没人做了,你到哪里去认识佛法?佛法之所以能流传两千多年,是靠谁?靠僧人。居士当然也起了作用,在外围护持。但是如果没有出家人的话,你怎么护持?你护持谁呢?你连护持的对象都没有,你想做功德都没有地方做,你想来建寺院,想来闻法都没地方。
  僧人起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可以让佛法流传于世间。即使个人修为不好,但是做的事情是正大光明的,做的事情是有利于佛法、有利于众生的。尤其是学净土法门的僧人起的作用就更大了,既可以自己念佛往生,还能够住持佛法,劝人念佛往生,自他同得无上利益。
  所以,我们来到佛门,要懂得尊师重道。
学习改过自新
  第五点,作为个人,我们来到佛门是为了什么?为什么到寺院来?我想应该有三点:学习、改过、自新。
  首先,我们到道场是来学法的,作为居士,有信仰、皈依三宝之后,要进一步求法,到哪里求呢?那就是到寺院僧团中求,寺院是一个弘法的场所。
  有些人说在家也可以学啊,可以听光盘,可以看书籍。在家是可以学,现在交通便利,信息发达,经书法宝到处都可以请到。但是,如果一个在家学佛的人,从始至终都没有亲近过出家人,会学得怎么样?可以想象得到。即使你能看书,也能够学到一点知识,但是如果连出家人都没见过,没接触过,你说你能学得很好吗?
  就好像《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这些儒家经典,我们自己也会念,也会学,但是,如果没有亲近过讲这些经典的老师,你说你能学得好吗?连正规的老师都没见过,你说我学得挺好,我不需要老师,除非你是无师自通,可以超过所有的老师,那就不需要老师。世间法尚如此,佛法更难,任何人学佛都需要老师。虽然出家人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做你的老师,但是既然归依三宝了,身为佛弟子,首先要恭敬出家人,在出家人当中去寻找能够帮助你、能够解答你问题的师父。
  我们到佛门来,就是来学习的,听经、闻法、念佛等等。一方面护持佛法、护持三宝,培植福报;另一方面听闻佛法,了解佛法,提升自我。当然,现在这个时代,能提供学习的寺院道场也不太多。有很多寺院可能就是去做做事,护持一下道场,培点福报,能够闻法的地方比较难得了。末法时代,能够经常讲法的道场非常少,这就看个人的因缘福报,能否遇到这样的道场了。能够在一个道场闻到佛法,时时有师父讲解、引导、开示,那就会有收获、有进步。
  第二,我们来到道场是来改过的。通过学习,才会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自己的不足、自己的毛病。到寺院来是要改变自我,改正自己的错误,改变不正确的知见,不正确的行为。寺院里面有师父指点、帮助,我们才有收获、有进步。如果在寺院住了十天半个月,一点毛病没改正,回去还是老样子,甚至习性更重了,那你住在庙里面就没啥收获了。我们住一段时间应该有所收获,至少要认识到自己某些毛病、习性、知见需要改正,这就是进步。不是到寺院来坐享其成,悠哉悠哉的过日子,这样永远都不会进步。
  古人为了改变自我,提倡“功过格”,这是儒家比较提倡的,每天记录自己的功、过。比如今天干了什么好事,念了多少佛,诵了多少经;犯了什么过失,跟谁吵了一架,或者心里面对某某人不恭敬,说了什么是非。每天能够这样记录下来,就可以不断反省自己,才知道自己有没有进步,有没有改变自我。不过现在人要这样去做也非常难了,谁也不愿意记,大家天天拿着手机看,记自己的毛病、过失的人几乎没有了。我们不一定要记录下来,最起码要知道自己的一些过失、毛病。
  佛门是清净之地,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可以照出我们的不足。佛门是佛法留存的地方,可以照出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是什么样子,我们有什么毛病习性,通过佛法一照就知道了。当然,善导大师已经给我们讲得很清楚,我们都是罪恶生死凡夫。这不仅仅只是一个理念、一个观念认知,而是要通过对自己的言语、行为、思想的反思、观照,才会认识到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生死凡夫。比如跟大众相处,在处世为人当中,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看到自己的私心想法、我执我见。
  能看到自己真的是罪恶生死凡夫,那就要尽量去改变。
  弘一大师晚年曾经讲过一句话,说自己禽兽不如,这说明他把自己看得非常透,非常细。虽然他是持戒、弘扬戒律的人,但他没有从正面来讲,说自己如何严持戒律,反而讲自己禽兽不如。这说明他时时在观自己的过失,在反省改变自我。能够看到自己的过失,才会去改正,这恰恰说明他是一个认真持戒的人。
  蕅益大师也是这样。蕅益大师作为一代高僧、净土祖师,他最后把所有的戒都舍掉了,但作一三归弟子。舍掉戒是不是不持戒?恰恰相反,说明他对自己要求更严。他都觉得自己不配做一个比丘,不配做一个沙弥,不配做一个出家人。认为自己不配,就是有惭愧、忏悔、改过之心,这样时时反观自我,在反观自我中去改变自我。
  我们知道自己是罪恶生死凡夫,并不等于说就安于做个生死凡夫:天天贪嗔痴,安于贪嗔痴;有吵架的习性毛病,就保持这个习性毛病,等等。天天跟人吵,你这样好过吗?机深信不是让我们保持习性毛病,是要意识到自己的过失,能改的地方尽量改,至少要从信仰上去改变它。“机深信”后面一定要有“法深信”,如果只有机深信,没有法深信,那就只会堕落下去。法才是拯救我们的根本。有了机深信,再用法来改变自我。当然,净土法门是通过念佛来改变,而其他法门会通过自己的行为来改变。
  在一个道场里面,有三宝、师父,包括一些学佛的莲友,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互相改变。团队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改变自我,如同儒家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在道场待一天有一天的收获,待十天有十天的收获。如果不学习、不改过的话,可能就没有收获。待久了,反而觉得佛门规矩多挺无聊,还是回去吧,回去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所以在寺院时,大家要珍惜时间,随顺常住安排,共同学习,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要做到这些,当然就要在听经闻法方面用心了。我们生在末法时代,其他法门学不来,净土法门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既然到寺院来了,一定要深入学习,了解净土法义。不懂的地方,或者是看书有困难,可以请教师父,这样可以很快了解法义的根本、核心。净土法门最重要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很快解决生死大事,不需要三年五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如果真正有求法的心,找到一位懂法的师父,也许一个小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当然你要诚心求法。要是师父讲了半天,你还在想,“这师父讲得对吗?是这样吗?”开始怀疑,或者不认可,那就难以解决问题了。
  当然,要信法,这要讲因缘。每个人因缘不一样,你在哪里听到这样的教法,或者是跟哪个师父有缘,或者是自己看书学习,只要能够解决生死问题,都可以。我们来到寺院,能够知道念佛往生的道理,能够安心念佛,回家后依然可以保持安心念佛,那你这趟就没白来。如果已经知道这个法的人,到寺院来就可以温故知新,深入法义,让信仰更稳定、更扎实。
  这是关于亲近道场第五点说明。
避免人情是非
  第六点,在寺院里面住,要避免人情是非。
  人都有感情,人都有是非观。就算只有一个人也会有是非。一个人是非在哪里?在心里,自己跟自己打仗,自己跟自己辩论。人心里面经常在斗争,因为心不平,心里有不同的观点;碰到不同的人,这些是非就暴露出来了。
  我们在一个团队待久了,这些是非就藏不住了。就像春天一来,地下的草就会往上面长,我们心里的杂草也会往外面长,有时候碰到别人加一把劲,就会长得更快。
  所以,团队里面要注意的就是避免人我是非。
  佛门是清静之地,佛门是学法之地,佛门是大家共同修学之地,在这样的地方要把心思用在佛法上,用在正道上,要避免人我是非。当然要说完全没有也很难。每一个凡夫众生都有是非观念,都有对错,有高下,有我执我见,一个人要完全放下我执我见是非常难的。
  我们学净土法门都说要归命于佛,全听佛安排,但是真的全听佛的安排吗?佛让你去打扫卫生,“师父,那个我干不了。”马上就不听佛安排了。听佛安排,说起来很容易,其实是非常难的。要完全听佛的安排,那就要没有自己的想法,有几个能做到完全没有想法?很难做得到!
  “归命于佛”,从信仰上讲是比较容易一点,但是要身心彻底归命于佛,那就非常难了。
  “全他即自,全自即他”,这是蕅益大师经常讲的一句话。完全归命于佛,成为佛的一部分,没有我了,全部是佛了,把自己融到佛里面去。就像一滴水融到大海里面,还有没有这一滴水?这一滴水消失了,它融到大海里面,已经没有自我了。我们全归命于佛,那就是没有自我,唯佛是从,才叫全归命于佛。
  如同有位祖师讲的:
  “念佛者,无佛也无我,唯南无阿弥陀佛。”
  当然,初学的人是又有佛又有我——佛要救度我,我在念佛,我要相信阿弥陀佛。有我在,也有佛在,两个都存在,是我来归命阿弥陀佛,这是在初级阶段。
  当你完全跟佛融为一体的时候,就没有我没有佛了,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
  大家经常会讨论法义的问题,其实法义在不同的阶段,可以有不同的说法。你在初级阶段,甚至在没有信仰之前,可以给你讲一点道理;你信仰之后,又会讲另一个道理;你信仰更深入了,讲的道理又不一样。有人说,一个师父怎么讲的都不一样呢?因为听众不同,表达的层次不一样,语言的意义就会有差异。
  但是我们凡夫众生要完全归命于佛,没有我执我见,非常难。所以在一个团队里面,要尽量避免我们个人的一些人我是非,人多了之后就容易有是非。一个道场待久了,人待不住了,就是是非来了。很多人离开某个团队,往往都不是其它原因走的,大多是被是非、烦恼逼走的。
  为什么待久了会有是非、烦恼呢?这就跟前面讲的克制自我习性有关了。自我的习性克制不了,控制不住了,就要爆发出来。待的时间短还容易克制,时间久了之后,人就容易放肆自我。尤其人熟了之后,要么看不起别人,要么自认为高人一等,那个时候火气就直接冒了,像山洪爆发一样。所以人在一个团队待得越久越要稳得住,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因为人与人相处久了之后就容易有情感,情感的爆发,就是执著心出来了,表现出来就是跟某些人关系好,跟某些人关系不好,关系好的就喜欢,关系不好的就看不顺眼。
  往往刚来寺院的时候看谁都顺眼,个个都挺好的。久而久之,就开始分队了,这是我一伙的,那是他一伙的。熟悉的人、相好的人就来往得密切一点,不太熟的人就开始分三六九等了。
  有了这种分别之后,碰到不同等级的人,矛盾就出来了。在佛门里面待得越久越要防备这一点,要把人情是非看淡一点,每个人缘份固然不同,但不能因此而夹杂人情是非观念。
  《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有对应的一句话,“自觉愚恶,过于他人,毫无资格,计较他人。”如果你“自觉己善,过于他人”,你就会天天计较他人了。
  “不说是非,不听是非,不传是非,不较是非。”
  “不求人过,不举人罪,不揭人私,不争人我。”
  这几句话大家都能背,做不做得到?我们天天都在念,如果考背诵的话,大家都可以打一百分。但是在生活中来考呢,我们能打多少分?这些文字不只是拿来背的,是要去践行,去做的。
  我们怎么来落实《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呢?可以选一句话,某一段时间就专门学这一句话——比如“不求人过”,试一下,这一个月不求人过,做不做得到?如果一个月不求人过能做到,然后坚持两个月、三个月……慢慢地就会养成一种习惯,就不会去找别人过失了。
  “不举人罪”,不看人家的过失,举人家的毛病,做不做得到?有些人最喜欢举人的罪,看到人家的毛病张口就开始说了,在他心目中就只有别人的罪过。
  “不揭人私”,别人的隐私,别人的毛病,不在背后去议论,去揭发。
  这些看起来很简单,但是要做到非常难,甚至一句话这一辈子可能都做不到。大家天天都在背《念佛人每日诵念思惟》,可能每日都在“诵念”,就是没有“思惟”,从来没想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应该好好去做。
  我们到寺院来,到道场来,目的是要增益自我,共同进步。大家作为念佛之人,作为同参道友,是要共同促进的。但是久了之后反而可能共同妨碍了,你障碍我,我障碍你,这就要反省了,我们初心是为了什么?我们为什么到一个道场来?世间人讲不忘初心,佛门也经常讲不忘初心,“发心如初,成佛有余。”这个“初心”很难保持,身为学佛之人,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都要随时提醒自己。
  儒家有一种功夫叫什么?慎独!慎,谨慎;独,独处。越是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越要谨慎。功夫,不是在大众面前才考功夫,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考功夫。没人监督你,没人督促你,私下里、房间内,你是在放逸还是在精进用功修学?是在念佛还是在看世俗新闻?独处的时候,就是考我们功夫的时候。独处的时候,谁来监督我们呢?佛会监督我们,佛菩萨知道我们;我们自己也知道自己在干啥。
  如果有慎独的功夫,这些就比较容易做得到了。任何情况下,都能保持谨慎。这个当然不是像自力修行那样,一定要修得怎么样,但至少在行为习性上,要有所克制。在一个团队里面,在寺院里面,要能够收敛自我的习性毛病。
  如何避免人我是非呢?有几方面要注意。
  (一)法情大于人情
  我们到寺院来是学法的,要以法为重,法情要大于人情。有些人喜欢讲人情,相熟的人,一个地方来的老乡,就要互相照顾一下,久而久之,小团队就出来了。小团队出来之后,在一个庙里面就形成一些小氛围、小气候。
  彼此之间,有走得很近的人,有比较远一点的,这个时候到底以谁为重呢?还是要以法为重。人情当然也会有,但不能超越法情。如果人情大于佛法,比如这是我的父母、六亲眷属,来了一定要好好照顾一下,那就要乱套了。
  佛门里面,要以佛法为重;人情呢,适当的兼顾。法情大于人情,人情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要有一个规范;人情不能冲破佛法,影响佛法,影响道场。如果为了顾及人情,是非就没法平衡了,那是非会越来越多。
  一个道场的管理,人情观念如果太浓了,是非会很多;如果人情淡一点,大家以“法”为重,就会清静很多。所以我们要保持道场的清静,靠谁来保持?不是靠佛来保持,是靠我们每一个人来保持。
  对法有信仰,人情淡化,佛法浓厚,走到哪里都是南无阿弥陀佛,都是讲佛法,都不会讲是非,自然就是清静的。你身边清静,别人也清静。
  《圆觉经》里面有句话非常好:“一身清净,多身清净”。“一身”,就是一个人,你一个人清静了,你周边的人都清静了;要是你不清净的话,你周边的人都不清静,因为你不清净,也就感召那些不清静的人(当然本身大家都不清静,才容易互相影响、互相感召)。
  吵架的人就会遇到喜欢吵架的人,不吵架的人,在谁的面前都不会吵架。但两个性格硬的人碰到一起总有一天会吵起来。自己不清静,就会感召不清静的人;或者说别人不清静了,你化解不了。
  古代的大德高僧,有些住在山里面,可以降伏老虎,老虎见到他都会给他护法。为什么能够降伏老虎呢?世间人觉得这个挺奇怪,像讲神话故事一样,如果懂佛法就知道这其中的道理了。当一个人清静到极处的时候,老虎都能够感受到,他一人清静,周边的万物都清静了。
  阿弥陀佛建立极乐净土,阿弥陀佛一人清静,整个极乐世界、整个十方法界都清静!佛没有染污,佛的世界是清净的,这就是“一身清净,多身清净”。当然,佛的清净是到了极限,我们凡夫远远达不到这样的层面,但是至少可以相对地清静一点,至少心中的火气不要那么重,让人愿意亲近你。如果大家都远离你,就像害怕老虎一样,那就麻烦了。
  以法情为重,不以人情为重。这是佛门里面要特别注意的。
  人情在所难免,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不违背佛法、不违背大众、不违背常住管理的情况下,适当照顾一下是可以的。比如老乡来了,关心一下是应该的,热情一点也是应该的。但是热情不能过头了,关心不能超越寺院的管理范围。有些人太关心了,私下搞点什么好吃的去,或者把庙里面的东西弄过去,那就违背了佛门的规矩了。
  (二)理性多于是非
  人有感情,还有理性。感情就有亲疏之别,感情容易产生是非。有了感情,喜欢的、缘分好的就比较亲近;缘分不好的,就会有疏远,万一某一天双方之间有一些不和的意见,争执就起来了。
  这个时候,我们的理性就要多于是非了。心中要有一把理性的尺子,任何事情要用理性来看待,不是用是非、好坏来评判。
  老是看是非的人,心中总装着是非。如果心中有理性,有佛法的知见,看众生都平等,看众生都是跟我一样业障深重,是非观念一下就消失掉了。
  我们为什么总有是非呢?就是心中没有理性,老是去揪人家的短处,看人家的不足。自己的不足看不到,看别人满身都是毛病。学了一大堆理论,然后拿着理论就开始照别人去了,这是学佛法的人很容易犯的一个毛病,都会用佛法的标准去衡量他人,这也是我们的凡夫习性。自己的“我执”看不到,别人的“我执”看得很清楚,眼睛只会盯着别人看。学佛法的人要理性一点,要多看自己的不足,少观他人的过失。
  (三)团队重于个人
  在一个团队里面,要以集体为重,以大局为重,不是以个人为重。到佛门来,每个人都要有这个观念,哪怕你是这个团队的核心人物,还是以团队为重,不是以个人为重。
  在一个团队里面,维护团队就等于维护了自己。
  我们看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的因缘好坏,实际上就看一个人的观念,一个人的认知。如果时时有团队意识,时时有护持佛法的心,别人自然看得见,即使你有一些小毛病,别人都可以原谅、包容,因为知道你的发心、你的出发点是好的。
  如果处处都是以个人为重,就算能力再强,在一个地方都待不长久。因为个性太突出,自我太强烈,跟整个团队是不协调的。
  学佛法的人要有一个基本的观念:在任何地方,个人和团队都要融洽。
  如果在这里不适合、在那里不适合,走到哪里都是老子天下第一,看别人都不如我,那就只好自己去建山头,找一个独处的地方。
  人要学会与大众相处,你越能够与大众相处,你的我执才会越淡。如果你跟任何人都处不好,那就说明我执比较重。我执重,烦恼就会重。烦恼重就会暴露出来,在一个团队是很难待得久的,不是别人容不了你,是你自己容不下自己。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烦恼重,今天跟这个人吵,明天跟那个人吵,后天又跟另外的人吵,排队轮流吵,把每个人都吵完了,你说最后还好意思待在这里吗?别人都可以包容你、原谅你,但是你自己原谅不了自己,你无法跟别人见面了,所有人都得罪完了,不好意思了,我就走吧。
  所以你跟团队相融,跟大多数人都能够融洽,那就标志着你待得下去,这个缘分会存在;如果你跟极少数人融洽,跟绝大多数人不融洽,那你可能就待不住了。这就是德行与福报的问题。
  一个人在一个地方能否待得下去,就是看福报因缘。福报因缘是自己培来的,有些人说是过去种的,过去当然是一个因缘——来到一个地方是过去的因缘,但是在一个地方与大众相处如何,是否待得长久,就跟我们这一世的作为有关联了。
  以上是关于我们住寺院应该要有的一些基本原则,一共讲了六点。这六点如果大家都去思考、去注意,那么在道场就待得比较如法、轻松、自在,又能够规规矩矩。
  孔子讲过一句话:“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当然这句话是讲一个人七十岁时的修养,这句话其实用在我们学佛的人身上非常好,我们应该时时以此为准绳。
  “随心所欲”就是内心可以自由;“不逾矩”就是外在上不逾规矩,在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遵守规矩。外在上遵守规矩,内心自由自在,这样你在哪里都待得非常好。你不妨碍别人,别人也不会妨碍你;道场成就你,你也成就道场;别人关心你,你也关心大众。大家水乳相融,而不是相互隔阂。
  居士住寺,除了以上这些基本原则之外,寺院还订了一个《住寺须知》,有十六条,内容比较多,以后慢慢来学习。
  南无阿弥陀佛!

赞(3)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居士亲近道场的六个原则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