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现代佛教寺院应该怎么管理?

佛教发展不仅在僧人自身修持上要严格精进,在寺院管理上亦要科学把关。寺院科学先进的管理模式,有利于道风建设,有利于佛教文化的传播与传承,有利于佛教群体和社会主义制度相适应,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基本体现,这是每个寺院管理者必须懂得的道理。寺院管理,需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寺院特色,寺院闪光的一面加以创新,科学运作,围绕“建、管、养、住”(即:建设规划,科学管理,养护修缮,常住素养)等环节,积极发挥,不断拓宽发展空间,从而不断完善寺院自给自养,弘法利生,和谐社会的功能。

寺庙

那么,我们谈寺院管理,首先要讨论寺院的建设问题。显然,寺院建设不是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基建工程,而应该是体现佛教文化、再现传统风貌、呈现自然和谐的人文艺术景观系统工程。经常看到一些寺院建筑,装饰考究,功能多样,花钱不少,但给人的感官视觉,却怎么叫不出一个“好”字来。究其原因,就是没有体现出佛教文化的真实氛围,没有将佛教境界的清净庄严,祥和简朴传递出来。更有甚者,在建设过程中盲目追求“大”“新”效果,肆意破坏山体资源,野蛮拆除老古遗迹,使得原有的寺院风貌荡然无存,根本找不到寺院与山水相得益彰,自然和谐的感觉。与此相对比的,海峡对岸的台湾,以及新加坡的寺院建设,反而更体现出了佛教简朴自然,清静庄严的建筑效果。如台湾的法鼓山农禅寺,新加坡的莲山双林寺。目前,我们内地的寺院建设可谓方兴未艾,如火如荼,这一方面体现了我国宗教政策的优裕性,另一方面反映出信教群众越来越多,对寺院的需求越来越强,因此在建设寺院之前,一定要慎重其事,科学论证,要让信教群众和来客对寺院风格和环境生起欢喜心,认同感。决不能牺牲环境,更不能毁没文物,要简朴清净,祥和庄严,彰显佛教内涵。
其次,有了如上的道场,管理尤其关键,管理犹如供血,是寺院呈现生机,发挥其功能的基本保证。为什么有的寺院规模庞大,地理位置优越,常住多,香火旺,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乱糟糟,散沙一堆。还有的寺院竟然出现佛道(塑像)同供,僧人抽烟,行住随意,穿着混乱,不依律制等现象,叫人揪心。因此,寺院管理要突出“三严”——即严格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到人,严格科学规划。
所谓严格规章制度,即依据岗位职能,布局需要,制定详细慎密规范条款,做到有章可依,有据可循,有理可责。严格落实到人,即建立问责考核制度。通过明确分工,将寺院功能分解到各个僧执岗位,定期或者随机检查,细节考核。严格科学策划,即建立调查研究,科学论证,经验总结,制定寺院中长期发展思路,确保寺院有限的资源、资金、人才适用得当,持续发展。
再就是,关于寺院维护的问题。出家祝发,志成僧人,寺院就是你的家,把家中一切看护好,维护好,把祖传下来的所有保护好,继承好,是我等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做好此事,一要有清晰的文物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特别是要依法管理,依法维护寺院历史遗存,在兼顾建管的同时,提前预案,超前设想,把寺院建管的善后事宜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调度;二要有专项专职的安排,把寺院的维护修缮纳入资金预算,专人执行,专职处理的层面;三要有切实可行的常规机制,把寺院维护进行分类分级分段,程序执行,及时处置,该依靠政府依法解决的一定要依靠政府依法解决,必须自己完成的,坚决得有自己完成。有时听到一些关于寺院在修建过程中,野蛮破坏文物遗痕,更改历史风貌的消息,很是痛心。那是自毁长城啊!当你向人家介绍你的寺院千年百年历史时,你那千年百年的佐证已经不复存在了,你那种空穴来风的话能让谁相信呢?所以,寺院的维护既是文物遗痕的保护,又是对历史证明的保留。站在祖宗的肩膀上,我们要在新成就、新格局上有所作为,但我们更要对祖上留下宝贵财富一定要妥善积极的保留保护。
寺院常住的管理,是寺院管理的重点,作为上述三点的执行人落实者,常住僧众的综合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寺院管理的是否成功。因此,要结合新时期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来调动常住僧众的能动性、创新性等积极因素,使得我们的常住队伍既不失释迦律仪,又能与当前社会制度相互适应,把佛教事业做成和谐社会,内悦心灵,自利利他,共同成就的大众事业。在措施上,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落实以人为本。
一是引导常住僧众严持毗尼,感报无上佛恩,从而成就四宏誓愿。
严持毗尼是清规,不论何时何地何人都应严持精进,戒为无上功德母,这是任何一个出家人都能明白的常识。但在实际的行持中,加强引导很是重要。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份修行心的。特别是在资讯迅猛发达的当下,一些僧众容易被新事物所蛊惑,不能树立牢固的精进心,以至于行住坐卧不合威仪,不仅为社会所嘲笑,而且失戒获罪。所以,引导僧众牢记佛训,把修行本分,报佛上恩的念头提起来,把自利利他的誓愿行起来,尤为重要。
二是引导常住僧众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积极参与和谐共建。
社会和谐,社会稳定是党和政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前提,佛教示人心净,就是和谐。再从自利利他的修持角度说,我心心净是必须,教导他人心净是示人,那是菩萨行,智慧行。因此,一方面我们僧众要适应社会时代节拍,另一方面要积极践行,让自己深得和谐三昧,使信教群众感受和谐温馨。
三是加强僧才培养,发挥个人所长,为有抱负,有理想,有作为,想作为的僧众提供必须的发展空间。
以人为本的关键就是培育僧才,自古以来,多少寺院皆因人而兴,因人而废。其次,给有抱负,有理想,有作为,想作为的僧众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基本的空间,让他们茁壮成长,后益于己,后益于佛。
四是解决常住僧众的生老病养,建立温情关怀,临终关怀机制。
随着寺院僧众年龄结构的变化,生老病养,临终关怀的问题在佛教寺院凸现出来。据了解,一些佛教寺院因为不能妥善解决常住的生老病养,导致部分僧人流失,造成寺院无人看管无人打理的局面,这是极不正常的。把僧众常住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僧众才会安下心来打理佛事。其次,还要学习敬老院经验搞好老年常住的临终关怀,要学习企业的员工生日问候,这些都是以人为本的积极机制。
综上所述,现代寺院管理重点在管,落脚点在理,要让管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大众,服务于寺院发展,服务于传统继承,服务于僧众素养的提高,服务于僧众便捷修行。

赞(2)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现代佛教寺院应该怎么管理?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