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对藏式佛珠的一些感悟

今晚失眠,一下子又熬到天亮了,突然想和大家聊聊我对藏传珠饰的一些了解与感悟!我重点讲藏地的佛珠,是因为本人大学毕业后一直呆在拉萨,接触的西藏文化比较多,所以就熟悉一些!完全是个人对藏式佛珠所了解的一些心得,如有说错的地方,望大家及时纠正。

库克菩提念珠手串图片

大家都知道,一般藏式佛珠的标配都是:108颗主珠,两颗材料相同大小相同的腰珠,一颗顶珠,一套三通和佛塔,一颗背云,还有弟子珠,一对计数器,卡子一两个!但是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藏式佛珠并不一定都齐备,藏族人用佛珠,更多追求他的实用性和持咒念经功德,所以不会都是那么繁复!但是三通佛塔一定不可以没有,计数器,卡子一般会有,反倒我们比较重视的腰珠和顶珠可有可无!

我们先来说说主珠。
先来说说他的形状。在汉地我们常见的佛珠基本为圆珠,而在藏地,桶珠和苹果圆较为多些,我总结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藏地加工工艺原来应该比较落后,基本以手工为主,制作圆珠比制作苹果圆和桶珠更费时费料。第二点,藏传密宗持咒比较多.桶形和苹果圆方便记数。第三,考虑长度问题,其实大多数人觉得珠子其实在10-11mm直径左右大小用起来最为称手,而这个直径的圆珠子稍微长了了些,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所以后来可见,直径小的凤眼多为原籽,直径大的凤眼,多为两头磨过的藏式!还有些更加薄,我们现在习惯称之为药片珠!

然后说说主珠材质。藏传佛教里面毫无疑问,地位最高的是凤眼,法王仁波切曾讲用凤眼菩提子念珠能使念诵的功德增长千万倍。在藏传佛教中,人们说的菩提子单指凤眼菩提。金安一居士所著《密宗辑要》一文也说:“修一切法均可用凤眼菩提子珠。”所以,在藏地,人们手里拿的念珠一半以上都是凤眼,不管品相好坏,大小如何,在他们眼里都是平等的,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除了凤眼之外,最常见的要数星月菩提了,同样的,还是桶珠苹果圆为多。我13年夏天看到两串年份非常老的星月圆珠,一串是藏地一个女法师手里的,据说从她入佛门开始用来持咒,那年见到她的时候已经87了,想来也有半个多世纪了吧,珠子不齐,只有101颗,原因是她弟子众多,汉地藏地都有,很多人都想能得到师父手里的一颗珠子哪怕是一个用过的卡子加到自己的佛珠里头去,持咒功德可加倍,但是她轻易不会给,但也有个别弟子得到过,所以珠子不够数,和我一起去的朋友就得到过一枚卡子。还有一串是深圳一师兄手里的手持,只有三十几颗,说是弘法寺本焕大师用了几十年的珠子他圆寂前拆分成三串分给三位弟子!几十年的老珠子包浆醇厚,开片完美,色泽紫黑,圆润。不过原来的佛教徒不追求正月顺白月朗星稀什么的,所以老珠子一律都是偏月,而且基本有色差,还不够数,有些还会有因为磕坏后重新补上去的一些籽,所以还有可能出现大小形状,磨损成都不太一致的珠子,这也是判断是否老星月的几个细节!这是一个非常缓慢变化的过程。

可能有些玩友们以为我要说金刚菩提了,其实不然,真正在藏地,持金刚菩提的人真是少之又少,我所见到的真正的十年以上的老金刚念珠不超过十串。戴大金刚手串的藏族人更是几乎没有。据我所知,金刚菩提主要还是印度教使用得多,常见于挂在佛像脖子上,不过也多是一些品质较差的大小金刚。只是近几年它作为一种文玩载体出现时才被炒起来,价格飞翔!关于金刚,我想玩友们每个人都很熟悉了,我也不多说!
其实另外一种藏地常见的菩提是菩提根,因为价格便宜,原籽个头大,可塑性比较强,自己藏族佛教徒里面也比较流行!现在慢慢的,文玩圈里面玩的人也很少了,因为产量太大了!其实我还是比较喜欢它的,它可能是最无瑕疵的菩提,品相要多完美有多完美,不管白色绿色,时间长了,都温润如玉,还可以慢慢的看着它一点点网状开片!我以前有一串天然翠绿色的菩提根手串,已经开片了,配了一颗老保山南红勒子,14年暑假,有天晚上大暴雨,我打着伞,在路上被一摩托车撞了,蒙了一下倒地了,还是被一老外扶起来的,人一点伤没有,雨伞稀巴烂了,骑摩托车的连人带车飞出去十几米,我看看身体没啥事,我也没追究了,他估计伤得不轻,然后我就回去了,回去洗澡,发现珠子不见了!洗完澡我打车回去找过,找不到,一颗散的都没有,于是作罢。估计替我挡灾了,也是好事。

有一种菩提子内地不常见,在西藏却用得比较广泛,主要产自拉萨市林周县热振寺周边,有种特殊神秘感,它就是柏香籽。这种籽,个头小,产量也不多,密度大的皮色好的,形状比较圆的更是少见。这是一种简单而又粗犷的籽,刚开始都不怎么好看。现在内地也多人玩,不过他们喜欢拆了之后加上一些昂贵的配饰,显得高大上。其实藏族人对于这种珠子基本千篇一律,全素,没有配饰,佛头也是原配,有需要的时候会有卡子和计数器,别的没有,连原本的绳结也不会拆,即使早就松松垮垮了。有个朋友告诉我原因,说是这些绳结都是寺庙里面的喇嘛给编的,多难得的东西,为什么要拆。我是一个强迫症患者,喜欢数珠子,珠子一到我手里第一件事就是快来快来数一数二四六七八。新的一串柏香籽一般都不是108颗,最常见的是111颗,是为了留备籽吗还是有别的原因,我也不太清楚!
再过来使用比较多的应该是牦牛骨佛珠了,早些年我在市面上看到的牦牛骨佛珠品相都不太好,因为多半都是手工半手工的产品,不过有它特有的油润的美。希望旅游旺起来之后市场上还充斥着一种骨粉压制的,纯白色的牛股佛珠,一般十几块一条!而真的牦牛骨是半透明,新加工出来的牦牛骨佛珠都是黄中泛一点绿光,西藏干燥,所以出售前都用清油泡过,闻起来还有一种清清的类似奶香的味道。形状基本为不太统一的苹果圆和小部分的药片珠。量的空隙,真的反面一般有纹路,而仿制的没有。与稍硬物体相碰时会发出轻、脆而不沉闷的声音。这种佛珠原始自然、粗犷豪放,给佩带者增添一种野性的魅力!

说起骨质佛珠,就不得不说藏地最出名的嘎巴拉。其用材,一般由已获圆满报身有很高修为的喇嘛在死亡之后,将其头盖骨,腿骨,指骨自愿捐出以制作成特殊的法器!是密宗法器之一。记住,他是法器,一般不做念珠使用。我在西藏见过很多所谓的嘎巴拉,可实际上估计一串真的都没有。简而言之它的数量极少,存世不过百于串,即使是修行多年的喇嘛也是难得一见它的真容,拥有的人无不把它视为珍宝,不会轻易示人,所以它的价格也几乎是文玩之最,轻松百万元大关,所以你猜猜外面卖的万八千的老嘎巴拉都是些什么呢?便宜的用的牛骨,贵一些的甚至用从坟里刨出来的死人骨来做,想想这画面就让人睡不着觉。据说李连杰蜀黍那有一串真的。

别的作为主珠的材料我就不多说了,由于用得比较少,而且大家其实也都熟悉。主要都是一些椰壳,小叶紫檀,南红,绿松石,砗磲,蜜蜡,玛瑙,琉璃,还有莲花菩提。其实个人比较喜欢菩提类的佛珠,因为他比木头耐脏好保养,又没有石头类容易摔碎,而且还能磨性子,看着它变色也很有成就感,而且还是可再生,每年都有产!

与玩友们聊了聊我对藏式佛珠的一些感悟,哎呀,突然困了,只更新了一半,今天心情非常的好,咱们继续聊藏珠。上回咱们盘点的佛珠的主珠的各种材质。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常用做藏式佛珠配珠的几种东西!藏传佛珠的老配饰大概包括,南红,绿松石,珊瑚,蜜蜡,砗磲,琉璃等等。

南红,藏地流传下来的老南红,都是保山料的,他们也不太喜欢凉山南红那种质感的,新买的时候亚光磨砂,满色满肉,用久了颜色醇厚,看起来才舒服!这个主要用来做腰珠,顶珠或者佛头,由于保山南红基本手工或者半手工加工,而且大料好料不多,所以用作佛塔三通的其实不多,多见勒子料和苹果圆,也有人喜欢把勒子做背云!我个人比较喜欢保山南红,特别是老的,真的漂亮,现在很难见得到品相好的老保山了!

绿松石,在西藏三宝里面老二,有一些藏药成分里面就含有这东西,比如二十五味松石丸。松石可能大家很比我还熟悉了,主要产自湖北十堰的郧县,康巴人也喜欢用来做头饰,镶嵌在刀鞘或者木盒子自己嘎乌盒上面!早些年的松石基本都是优化过的,因为原矿松石很多比较松软,所以加工的时候有沁胶过蜡来固化。至于什么时候有这个技术的,我不知道,在这之前的松石是不是都是原矿我也不清楚,反正近几十年的松石基本都不是原矿,当然,藏族人也不是很在意的。老松石里头佛头并不常见,主要以随性的物件比较多,用作隔珠,背云也有,现在加工工艺好了,用作佛头的就多了,还有做成连体佛头的,还有一些制作成鹿牙形状的卡子也挺好看!

顺道说一下鹿牙卡子,个人很喜欢,形状很可爱呀,油润光泽,包浆自然。

珊瑚,现在我们都认为,阿拉的品质最好,什么顶级牛血红,一堆说辞,其实现在能看到的藏地流传下来的老珊瑚几乎都是莫莫的桶珠苹果珠,还有大饼子,主要用作腰珠顶珠使用,还有就是用做项链,和搭配锁骨链,这个不在这儿说!现在国家也不允许开采了,所以玩友们也尽量不要玩了,最关键的是这玩意儿可贵了,我买不起。

蜜蜡,老蜜蜡里面我们经常接触到的可能有两大类,一类是西亚的货币蜡,风化纹比较明显,量比较多,价格还不算贵,另外一种就是老藏蜡,磨损自然,均匀油润有光泽,基本都是满蜜鸡油黄。哎呀那价格,日了狗了,品相好的个头大的克价能轻松过万。其实它们的产地主要还都是一个区域的,波罗的海!老藏蜡其实大多都做头饰,项链,也用做佛珠的腰珠顶珠,不常见佛头。

砗磲,这里讲的砗磲,特指那种深海的直径很大的那种传统意义上说的砗磲,不算上现在各种别的海螺海贝做出来的血砗磲,金丝砗磲,玉化砗磲那些!砗磲是海洋贝壳中最大者,直径大的能超过1m。壳内白而光润,外壳呈黄褐色,尾端切磨成的珠具车轮沟渠的图案,因此而得名为砗磲。的直径很大的那种传统意最传统的的砗磲加工也是手工或半手工,形状也不太规则,主要还是圆桶形和佛塔三通为主!我在尼泊尔的时候自己尝试过用朋友的水磨机自己加工过砗磲,原料是斯里兰卡产的印度洋砗磲,加工出来的两颗桶珠,干了以后表面是磨砂哑光的,而且一点也不会透明,用手搓还有白色的一点粉末掉下来,不过后来佩戴久了油脂沁入珠子里面,就变得油润有光泽了!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砗磲和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好像不太一样!不知道是现在的加工工艺的原因还是原本制作材料就不是那种砗磲了!

琉璃,琉璃的历史可谓相当悠久,世界珠饰历史上,一直有它很重要的地位,我国春秋战国时候墓葬里就曾经出土过琉璃珠子!不过我们在这儿不聊西亚欧洲非洲的贸易珠蜻蜓眼威尼斯千花琉璃,我只说一下流传在藏地的一类琉璃,有那么一段时期,他是作为蜜蜡和珊瑚的替代品出现的,不管在什么时候,绿松石,珊瑚和蜜蜡,都是相对比较昂贵和稀有物品,而且大多流入官宦和贵族之家,普通人买不到或者买不起,所以就开始用颜色相近的琉璃制品来替代,这是比较后期的了,早期的琉璃可不一定比绿松蜜蜡珊瑚便宜!这类珠子也主要以苹果圆形制为主!

特别讲一下这一类里面红色的,有一个特有的名字,叫雪巴!雪巴又称作夏尔巴珠,英语为:Sherpa glass bead,是亚洲喜马拉雅山腰之夏尔巴人(Sherpa)自十七世纪起仿红色、粉红色珊瑚所制造的一种珠子。是国际珠界以西藏尼泊尔地区夏尔巴人特别命名的一种清代琉璃珠,仿珊瑚色,有些有搅胎纹,有些则没有,但共同的特点是不透明,表面呈砂烁感,表面有小坑洼岁月之痕。形状有圆鼓形、榄圆鼓形,不见正圆珠,上下两面成平面或凹面。珠子的直径大都在6mm-25mm 范围内。为正宗藏传老料珠。真正的夏尔巴琉璃珠的存世量,或许少于藏传老南红珠。国际珠界公认的只有公元1900年以前的才算是。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对藏式佛珠的一些感悟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