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鉴赏网
收藏爱好 传承经典

拜佛成潮流 年轻人的焦虑寺庙都知道 佛能保佑周全吗?

有消息称,在周日下午的雍和宫,有成群结队的年轻人去烧香拜佛,却几乎看不到几个老年人的身影。而不仅雍和宫是这样,北京其他的寺庙,也有类似的场景,被年轻人占领。从什么时候开始,年轻人拜佛成了一种新潮流呢?

烧香拜佛

周日下午的雍和宫,几乎看不到几个老年人的身影,放眼望去,成群结队的年轻人正举着燃烧的香火,恭敬而虔诚地在蒲团前面排队等候,等待着向佛倾诉自己的心愿。

社交媒体上“周末拜佛”成为一种新的潮流,年轻人们在上面分享各地寺庙的攻略和注意事项、各刹“最灵”的菩萨,以及仿佛笼罩在佛光中的开光宝物。当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寺庙开始成为很多年轻人寄托心灵、寻求安定的场所。

在北京,不仅雍和宫,位于北京植物园内的卧佛寺,由于与“offer”谐音,尤其受到祈求上岸的年轻人欢迎。

来卧佛寺祈福的人几乎都有关于学业或事业的明确目标,他们在祈福条上写道,“上岸成功,求求了!”“转岗顺利”“拿到offer”,甚至把“offer”写满整个幅条。三世佛殿两旁的祈福架上,红色的祈福条系得层层叠叠,目之所及的内容大都有关学业和事业。

有人认为,当现实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时,寺庙开始成为很多年轻人寻求心灵寄托的场所。年轻的女孩,一般是以感情为主去祈福的。而即将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去祈福,更多的人是因为“焦虑”,他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心理上的支柱,需要一种心灵上的寄托,一种被保佑着的安全感。

当然,他们的祈福不一定有用,其实就像一种安慰剂一样,可能是焦虑的心情需要在这里缓解一下。客观上不一定有什么改变,但在心理上会有一种感觉,就是一种能被保护,能被慰藉的感觉。

祈福

有些人想要赢得竞争,有些人是想逃离内卷,还有些人只是想听清楚自己心底里的声音;这些充满欲望与困惑的年轻人,希望在这里能够开悟得到智慧,放下执念,寻找到真正的自己,得到祝福和慰藉。

有人称,小时候会觉得长辈都那么虔诚地拜拜,甚至拜拜前还有各种繁琐的要求和准备,真是迷信。现在,才知道,那是一种对佛祖和祖宗的崇敬与爱戴,是一种超利的信仰,是一种心灵与品德的追求和安抚。 并不是把欲望完全寄求于佛祖,深知事在人为,要相信的人是自己。

在本科与研究生之间的暑假,黄薇莎决定去寺庙做两个月义工。当时她居家了半年,过着作息混乱、浑浑噩噩的生活,再加上保研过程中的焦虑、与交往四年的男友分手,她觉得自己的情绪到了一个濒临崩溃的临界值。保研成功的那天,家人都在为她高兴,而她掐着自己的手腕才能不在父母面前哭出来。她意识到自己需要找到一个地方去调整一下自己的状态。

在她的想象中,寺庙将是一个可以静修心灵、收获大智慧的地方。带着一头刚漂染完的蓝色长发,她住进位于半山腰的庙里。住进宿舍的第一晚,平静生活的想象就被打破了,山上的小虫子特别多,她的全身都被咬了像荨麻疹一样的小疙瘩,最后她妈妈上山来,偷偷地给她喷了一点杀虫剂,又铺了一个蚊帐,她才继续坚持下来。

作为义工,黄薇莎被分配到的工作是打扫观音殿的卫生,每天早上八点去开门,把观音殿两层的地扫一遍、拖一遍,再整理信众送来的供品。有些贡品符合想象:瓜果、饼干;有些则颠覆认知:鸡鸭鱼肉。那来自一个大家庭,男女老少提着家里所有的好吃的肉菜上山拜佛,显然淳朴、虔诚但又缺乏一些佛教常识。晚上僧人们念《地藏经》,黄薇莎也会去跟着念,僧人们念得飞快,她完全跟不上,就跟着节奏在那里“嗡嗡嗡嗡”。

住进寺庙并不能让人自动遗忘以前那些难过的事。一个阴天,黄薇莎坐在观音殿的菩萨面前哭。按照她来之前的想象,在这个场景里,是时候有一个高僧大士登场了,他会告诉她“施主啊,一切都要放下”,然后启迪她一些人生的大智慧。但这种情节最终也没有发生。她只能默默自己哭完,再自己擦干自己的泪。

但待的时间久了,变化还是在发生。山上即使夏天也非常凉快,闲下来的时候,黄薇莎会花一下午的时间去看水缸里养的荷花、拍天上流动的云,绕着宝塔一圈一圈地走。“那种是一种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感觉,就是你就觉得你的心踏实了,你的心沉下来了,你自己就变得无拘无束了。”

她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天性向往自由。从山上下来之后,黄薇莎发现自己不再像以前一样,有一些争强的,想要跟别人卷一卷的欲望。之前她会羡慕互联网大厂那种“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到了毕业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已经没有这种执念了,最终选择了一份收入没有那么高,但相对自由的工作,“就是还是活在当下,要及时行乐非常重要吧,这是我现在的人生信条,就是先让我自己爽了再说,将来的事情丢给将来的我去考虑”。

寺庙这地方听起来无欲无求,实际上却承载着外界最多的欲望。无论是想要赢得竞争,还是想逃离内卷,或者只是想听清楚自己心底里的声音……拥有最多欲望与困惑的年轻人,希望在这里寻求到无差别的接纳和祝福。

供香烧香上香

或许还有陪伴。在雍和宫,我遇到刚刚20岁出头的吴秀娜,她在北京一个人打拼,身边没什么亲近的人,雍和宫里的佛像成了她最好的朋友。自己的心事说给身边人听,大家可能听听也就过了,但在寺庙里对着佛像祈愿,“我会觉得他们在非常认真地听我讲”。

吴秀娜像惦记老朋友一样,时常惦记着要去雍和宫看看。跪在佛像前,觉得佛也在对自己笑着说“好久不见”。吴秀娜的许愿也总是会像跟朋友聊天一样。她会向佛像念叨自己业绩的压力、工作的进展,以及找不到人可以商量的各种抉择。再从寺里走出来的时候,她觉得“如释重负,感觉把自己所有的心事都说出来了”。

还有正在准备申请国外学校的余顾莹,在讲经殿前遇到她时,她刚刚拜过文殊菩萨。相比于祈福上岸,她更希望通过来寺庙拜佛,放下对别人的看法特别在乎的执念,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因为寺庙构建了一个这样的场所,然后让你自己,或者是跟佛祖对话也好,或者是你只是想借这样子的场所来跟自己对话。”

“我觉得相当于是自己给自己信心,自己给自己肯定的一个过程吧,与其说你要去相信什么,你倒不如说你相信的是你自己。”

有网友表示,很多人说现在拜神烧香不灵了,原因是什么呢?说到底,这不是在拜神明,而是在拜自己的欲望,求的是金钱名利。我们的祖辈拜神是祈祷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全家身体健康,现在的人呢?

有人认为,与其说年轻人去寺庙是开始信命。不如说年轻人把寺庙当成缓释焦虑的地方,把拜佛视作为一种安慰剂的作用。在这里,讨一个上上签或许就能暂时摆脱焦虑了。

当然,不能说以拜佛的方式来缓解不对,缓解焦虑可以有很多种方式,建议找一种既可以吸收知识,又可以缓解焦虑的方法,那不是两全其美吗?比如,你可以去图书馆啊。其实,着眼当下,把自己的期望降到最低,或许就可以收获惊喜!多看些有用的书!才能有对应的灵感!求人不如求已!

赞(1)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文玩鉴赏网 » 拜佛成潮流 年轻人的焦虑寺庙都知道 佛能保佑周全吗?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